全国最大的信誉平台
大醫首頁 | 站點地圖
本站搜索
Quick Menu
快速返回

當前位置: 本站首頁 >> 教育教學 >> 課程簡介 >> 正文

□ 浏覽文章 【發布時間: 2014-05-30】  【點擊數: 】 【字号: 】 【我要打印


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

【課程名稱】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

【課程類型】考試

【授課對象】醫學檢驗專業及其方向

【課程代碼】13100225

【學時學分】理論26學時,實驗16學時,2學分

一、課程簡介

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是醫學檢驗的一個重要分支,它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來研究機體外源性和内源性生物大分子和大分子體系的存在、結構或表達調控的改變,從而為疾病的預測、預防、診治和轉歸提供分子水平信息。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以成熟的分子生物學理論和技術為基礎,涉及到遺傳學、病理學、免疫學、生物化學、生物信息學等學科,是一門發展迅速、應用前景廣闊、逐步走向獨立的學科。該門學科的任務:利用基礎醫學及生命科學的理論和方法,闡明疾病發生、發展及轉歸的分子機制;為疾病進程的各階段探尋準确、特異的分子診斷指标;運用分子生物學技術為分子診斷指标建立臨床實用、可靠的檢測方法。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是當代醫學發展的重要前沿領域,将在臨床檢驗工作中逐步進入主導地位。

安排學時:42學時

學分:2學分

教材:《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第二版,主編:樊绮詩 呂建新

二、教學内容與要求

第一章緒論

(一)目的與要求

1.掌握: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的概念和特點;

2.熟悉: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的任務及現狀;

3.了解: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的發展簡史。

(二)教學内容

1. 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的性質、任務和特點。

2. 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在實驗診斷中的應用。

3. 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的展望。

(三)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的概念、特點和發展現狀。

2.教學難點: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的發展趨勢及未來。

第二章 原核生物基因組與病毒基因組

(一)目的與要求

1.掌握:原核生物基因組的結構及質粒DNA的生物學特征,原核生物的類核、基因重疊、質粒的不相容性這些重要的概念,病毒的概念、病毒基因組的核酸類型和分類;

2.熟悉:質粒與轉座子的分類原則,HBV、流感病毒、艾滋病毒基因組的主要結構特征;

3.了解:細菌的接合、轉化、轉導和轉座是原核生物基因轉移的幾種方式。

(二)教學内容

1. 原核生物基因組及大腸杆菌基因組特征,細菌基因組學研究及意義。

2. 質粒,包括質粒的概念、類型、一般性質和轉位因子。

3. 病毒基因組,包括病毒基因組特征、DNA病毒和RNA病毒。

(三)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原核生物基因組的結構特點及質粒DNA的一般性質,原核生物的類核組成,病毒基因組的一般結構特點。

2.教學難點:如何應用質粒帶有的抗性基因篩選陽性重組子,HBV、流感病毒、艾滋病毒基因組的主要結構特征。

第三章 真核生物基因組

(一)目的與要求

1.掌握:真核生物染色體基因組的結構特點,假基因,人類基因組的多态性及在分子診斷中的應用;

2.熟悉:真核基因組的一般特征、基因的可移動性,基因家族、端粒及端粒酶;

3.了解:線粒體DNA的結構及人類基因組計劃。

(二)教學内容

1. 真核生物基因特點,包括細胞核基因組與細胞質基因組、單順反子結構、斷裂基因、重複序列、多基因家族與多态性和基因重疊。

2. 基因組結構與疾病、人類染色體的結構與疾病、基因結構與疾病和端粒酶等。

3. 人類基因組與人類基因組計劃。

(三)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真核生物染色體基因組的結構特點。

2.教學難點:人類基因組的多态性及在分子診斷中的應用。

第四章 蛋白質組與蛋白質組學

(一)目的與要求

1.掌握:蛋白質組及蛋白質組學基本概念,蛋白質組學研究的特點,蛋白質組學研究的内容;

2.熟悉:蛋白質組學研究采用的主要技術,蛋白質組學的臨床應用;

3.了解:多肽文庫的構建與篩選,蛋白質配體的細胞外篩選方法,蛋白質組學與藥物的開發。

(二)教學内容

1. 蛋白質組學研究特點。

2. 蛋白質組學研究範疇包括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的研究、蛋白質與核酸間相互作用的研究和蛋白質組及其質點的分離與分析。

3. 蛋白質組研究在醫學中的應用包括用于疾病診斷、用于發病機制研究和用于緻病菌耐藥性研究。

(三)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蛋白質組及蛋白質組學基本概念,蛋白質組學研究的主要内容。

2.教學難點:蛋白質組學研究采用的主要技術。

第五章 核酸的分離與純化

(一)目的與要求

1.掌握:核酸分離與純化的設計和原則和保持核酸完整性的方法,基因組DNA提取和純化的方法原理及其應用,質粒DNA抽提的方法及應用總RNA的分離與純化的方法原理及應用,mRNA的分離與純化的方法原理;

2.熟悉:核酸分離與純化的技術路線,核酸濃度、純度和完整性的鑒定的原理與方法;

3.了解:瓊脂糖、聚丙烯酰胺凝膠中回收DNA片段的方法原理及應用。

(二)教學内容

1. 核酸分離與純化的設計與原則,核酸分離提取的原則、技術路線;核酸的鑒定和保存。

2. 基因組DNA的分離與純化,分離純化的方法及DNA片斷的回收。

3. 質粒DNA的提取與純化,質粒DNA提取的方法及純化的方法。

4. RNA的分離與純化包括RNA制備的條件與環境、總RNA的分離與純化和mRNA的分離與純化。

(三)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核酸分離與純化的設計和原則和保持核酸完整性的方法,基因組DNA及質粒DNA提取和純化的方法原理及其應用。

2.教學難點:總RNA的分離與純化的方法原理及應用,mRNA的分離與純化的方法原理。

第六章 DNA重組技術

(一)目的與要求

1.掌握:目的基因的獲取方法;

2.熟悉:重組DNA技術的概念和基本步驟;

3.了解:工具酶、DNA重組載體。

(二)教學内容

1. 工具酶包括限制性内切酶、DNA聚合酶、DNA連接酶、T4多核苷酸激酶、堿性磷酸酶等。

2. DNA重組載體包括質粒載體、噬菌體載體、真核細胞的克隆載體及人工染色體。

3. DNA重組與鑒定包括DNA重組和重組子的篩選與鑒定。

4. 外源基因的蛋白表達包括原核表達體系和真核表達體系,表達産物的分離純化與鑒定。

(三)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限制性内切酶和運載體的作用。

2.教學難點:提取目的基因的方法和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的途徑。

第七章聚合酶鍊式反應及其在基因診斷中的應用

(一)目的與要求

1.掌握:PCR的概念及影響PCR反應的因素,RT-PCR、熒光定量PCR的概念及定量的依據;

2.熟悉:PCR衍生技術的概念及意義,熟悉PCR産物的檢測方法,熟悉PCR引物設計原則和方法,定量PCR檢測的臨床價值定量以及PCR中産生熒光的機制;

3.了解:分子熒光的有關概念,臨床基因擴增檢驗技術。

(二)教學内容

1. 聚合酶鍊式反應包括原理及反應過程、反應體系及反應條件和PCR質量控制。

2. PCR産物的檢測、PCR-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态性、等位基因特異性寡聚核苷酸和單鍊構象多态性、變性梯度凝膠電泳和融點曲線分析PCR産物的序列分析。

3. PCR技術在分子診斷中的應用。

(三)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PCR反應的影響因素,熒光定量PCR的概念及定量依據。

2.教學難點:熒光定量PCR的定量依據。

第八章 核酸分子雜交技術與應用

(一)目的與要求

1.掌握:Souther、Northern、點雜交與原位雜交的原理及其在分子診斷中的應用;

2.熟悉:探針的标記及檢測方法;

3.了解:核酸分子雜交的基本原理及核酸探針的類型。

(二)教學内容

1. 核酸分子雜交的基本原理與分類以及雜交反應的影響因素。

2. 探針的設計、核酸探針的種類、标記方法以及探針長度的選擇。

3. 雜交與雜交後檢測包括雜交、雜交信号的檢測。

4. 核酸分子雜交方法學評價與應用,包括點/狹縫雜交方法學評價與應用與Southern雜交方法學評價與應用,Northern雜交方法學評價與應用和原位雜交方法學評價與應用。

(三)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核酸分子雜交技術在分子診斷中的應用。

第九章 生物芯片技術與應用

(一)目的與要求

1.掌握:基因芯片的工作原理、制備方法及其在臨床診斷中的意義;

2.熟悉:生物芯片的種類及其作用,基因芯片、蛋白芯片和微縮芯片實驗室的原理;

3.了解:生物芯片的功能,及其在醫學研究領域中的作用,以及生物芯片技術的最新進展。

(二)教學内容

1. 生物芯片概述。

2. 基因芯片的原理,基因芯片的應用。

3. 蛋白質芯片的原理與分類,蛋白質芯片的應用。

4. 芯片實驗室概述。

(三)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基因芯片和蛋白芯片的原理。

2.教學難點:基因芯片的原理。

第十章 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診斷

(一)目的與要求

1.掌握:常見病毒、細菌、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檢測,包括定性、定量、分型、耐藥性檢測及臨床應用;

2.熟悉:感染性疾病分子診斷的策略、常用方法的适用範圍、結果解釋、臨床應用及評價;

3.了解:感染性疾病分子診斷常見标本的處理。

(二)教學内容

1. 感染性疾病分子診斷的策略、常用方法、标本處理,感染性疾病分子診斷的結果解釋及臨床應用和評價。

2. 病毒的基因檢測,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常見病毒。

3. 病原菌的基因檢測,包括結核分枝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病原菌。

4. 病原微生物的基因檢測,包括沙眼衣原體等常見病原微生物。

(三)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感染性疾病分子診斷的策略、常用方法的适用範圍、結果解釋及臨床應用及評價,常見病毒、細菌及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檢測及臨床應用。

2.教學難點:常見病毒、細菌及病原微生物的定性、定量及分型檢測。

第十一章遺傳性、複雜性疾病的分子診斷

(一)目的與要求

1.掌握:遺傳性疾病的經典檢測方法及臨床意義,複雜性疾病分子診斷的定義與原理,腫瘤的早期分子診斷;

2.熟悉:遺傳性疾病的分子機制及分子診斷的标準化,複雜性疾病分子診斷常用的檢測标本,複雜性疾病分子診斷的常用方法;

3.了解:遺傳性疾病分子診斷的方法學評價,腫瘤耐藥的分子機理及其檢測,原發性高血壓的分子診斷。

(二)教學内容

1. 遺傳性疾病分子診斷的策略及應用包括血紅蛋白病、血友病等遺傳性疾病的分子診斷。

2. 複雜性疾病的分子診斷策略及應用,包括腫瘤及原發性高血壓的分子診斷。

(三)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遺傳性疾病的經典檢測方法及臨床意義,複雜性疾病分子診斷的定義與原理,腫瘤早期分子診斷,複雜性疾病分子診斷的常用方法。

2.教學難點:遺傳性疾病的分子機制,腫瘤的發病機制。

三、實驗内容與要求

1. 癌基因的檢測

2. 質粒DNA的提取

3. 感受态細胞的制備與轉化

4. DNA重組技術的應用

四、教學時數分配

(一)理論課學時分配

内容

學時數

緒論

2

原核生物基因組與病毒基因組

2

真核生物基因組

2

蛋白質組與蛋白質組學

4

核酸的分離與純化

2

DNA重組技術

4

聚合酶鍊式反應及其在基因診斷中的應用

2

核酸分子雜交技術與應用

2

生物芯片技術與應用

2

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診斷

2

遺傳性、複雜性疾病的分子診斷

2

總學時

26

(二)實驗課學時分配

實驗内容

學時數

實驗類型

癌基因的檢測

4

均為綜合性

質粒DNA的提取

4

感受态細胞的制備與轉化

4

DNA重組技術的應用

4

總學時

16

五、執行大綱的有關說明

1.本大綱按照衛生部規劃教材《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第2版編寫,該書由樊绮詩,呂建新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2.教師在授課中可根據本專業的實際情況酌情取舍,以便體現我校基本特色。

3.在授課過程中,要注意适當介紹學科的新進展、新知識。

希望師生在使用本大綱時注意發現不妥之處,以便再版時修改。

4.思考題:

(1)簡述分子診斷學目前的主要應用。

(2)簡述原核生物基因組的結構特征。

(3)簡述人類單核苷酸的多态性(SNP)的特點及主要用途有哪幾個方面。

(4)簡述目前在蛋白質組學的研究中主要采用了哪些技術。

(5)試舉出2種質粒DNA提取的方法及應用。

(6)簡述重組DNA技術的原理及技術。

(7)簡述PCR檢測技術有何臨床應用。

(8)簡述原位雜交在臨床中的應用。

(9)舉例說明基因芯片在臨床診斷中的應用。

(10)簡述感染性疾病分子診斷的臨床應用。

(11)試述遺傳性疾病分子診斷的策略。

(12)簡述複雜性疾病分子診斷的臨床意義。

編輯:趙岩

Copyright (C) 2013, 全国最大的信誉平台-网投比较靠谱的大平台·版权所有
D全国最大的信誉平台:

地址:大連市旅順南路西段9号
郵編:116044   電話:0411-86110382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