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的信誉平台
大醫首頁 | 站點地圖
本站搜索
Quick Menu
快速返回

當前位置: 本站首頁 >> 教育教學 >> 課程簡介 >> 正文

□ 浏覽文章 【發布時間: 2014-05-30】  【點擊數: 】 【字号: 】 【我要打印


輸血與輸血技術學

【課程名稱】輸血與輸血技術學

【課程類型】專業課

【授課對象】醫學檢驗專業

【課程代碼】13101617

【學時學分】理論40學時,實驗16學時,3學分

一、課程簡介

本大綱适用于高等院校醫學檢驗專業學生,從事輸血工作的醫務人員可作參考。本課程是醫學檢驗專業的一門主要專業課程。内容包括免疫血液學、血型、血液成分制備、輸血相關傳染病、質量控制和有關輸血領域一些基本實驗技術等。其任務是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基本掌握有關輸血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結合教學實踐,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的能力和嚴謹的科學作風。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理論結合實際,在教學方法上除理論授課外,應注意采用演示、實驗和讨論等多種靈活形式,以提高教學質量。

安排學時:56學時

學分:3學分

教材: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輸血技術學》安萬新主編

二、教學内容與要求

第一章 緒論

(一)目的與要求

1.熟悉:輸血技術學的主要内容;

2.了解:人類血型發現的曆史。

(二)教學内容

1.人類血型的發現

2.紅細胞、白細胞、血小闆血型系統概述

第二章 免疫血液學

(一)目的與要求

1.掌握:血型和血型系統的含義;血型抗原的化學本質;血型抗體的産生;血型抗體的血清學特性;

2.熟悉:血型系統的命名;血型抗原的免疫學性質;血型抗原的發育、分布和頻率;體内紅細胞破壞與補體的關系;影響體外血型抗原抗體反應的因素;

3.了解:血型抗原的生物學功能;補體在血站工作中的重要性;體外抗原、抗體反應的形式及應用。

(二)教學内容

1.血型和血型系統

2.血型抗原

3.血型抗體

4.補體系統

5.抗原、抗體反應基礎

(三)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血型;血型抗原的化學本質;血型抗體的産生;

2.教學難點:血型系統的命名;血型抗原的免疫學性質;影響體外血型抗原抗體反應的因素。

第三章 血型遺傳學

(一)目的與要求

1.掌握:掌握血型遺傳的基本概念;血型群體遺傳學;

2.熟悉:血型基因的遺傳方式。

(二)教學内容

1.血型遺傳學概述

2.血型的遺傳方式

3.血型群體遺傳學

(三)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血型群體遺傳學;

2.教學難點:血型群體遺傳學。

第四章 紅細胞血型系統

(一)目的與要求

1.掌握: ABO血型系統的血型特點;抗原抗體情況;ABO基因;ABO亞型和變異型及ABO血型鑒定; Rh血型系統的抗原抗體情況;Rh基因和變異體;Rh血型鑒定;輸血前檢查的内容;

2.熟悉:Hh血型系統的抗原和抗體;基因和基因變異;ABO亞型和變異型及亞型的分型原則;Rh血型系統的發現和命名;常規和緊急情況下對血液的選擇和發放程序;

3.了解:紅細胞抗原的生物功能;其他血型系統如Lewis、MNSs、P、Lutheran、Kell、Duffy、Kidd、Diego及I和i血型系統。

(二)教學内容

1.Hh血型系統

2.ABO血型系統

3.Rh血型系統

4.其他血型系統

5.輸血前免疫血液學檢查

(三)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ABO血型系統;Rh血型系統;輸血前檢查的内容;

2.教學難點:Rh血型系統;輸血前檢查的内容。

第五章 血清型和紅細胞酶型

(一)目的與要求

1.自學:血清蛋白型的分類、免疫球蛋白的同種異型;主要紅細胞酶型和應用;

(二)教學内容

1.血清蛋白型

2.紅細胞酶型

第六章 新生兒溶血病及其檢測

(一)目的與要求

1.掌握:新生兒溶血病的發病機制;新生兒溶血病的血清學檢查;

2.熟悉:新生兒溶血病的臨床表現;

3.了解:新生兒溶血病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二)教學内容

1.新生兒溶血病的發病機制

2.新生兒溶血病的臨床表現與血清學檢查

3.新生兒溶血病的治療與預防

(三)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新生兒溶血病的發病機制;新生兒溶血病的血清學檢查;

2.教學難點:新生兒溶血病的血清學檢查。

第七章 白細胞血型

(一)目的與要求

1.掌握:HLA的基因結構、分子結構、生物學功能;HLA系統的抗體檢測方法;HLA在醫學上應用;

2.熟悉:HLA的分型命名;HLA遺傳學與多态性;

3.了解: HLA分型方法;STR多态性醫學應用。

(二)教學内容

1.HLA抗原分子結構和基因結構

2.MHC的生物學功能

3.HLA的分型命名;

4.HLA抗原在人體中的分布

5.HLA的遺傳學與多态性

6.HLA分型技術

7.HLA抗體、抗體檢測及抗體的交叉反應組

8.HLA在醫學上的應用

9.STR與醫學應用

(三)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HLA系統的抗體檢測方法;HLA在醫學上應用;

2.教學難點:HLA的分型命名;HLA遺傳學與多态性;HLA系統的抗體檢測方法。

第八章 血小闆血型

(一)目的與要求

1.掌握:血小闆血型抗原;血小闆血型的臨床意義;

2.熟悉:血小闆血型系統的分類;血小闆抗原抗體特性;血小闆抗原抗體檢測方法。

(二)教學内容

1.血小闆血型抗原

2.血小闆血型的臨床意義

3.同種免疫與血小闆輸注

4.血小闆血型抗原抗體檢測方法

(三)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血小闆血型抗原;血小闆血型的臨床意義;

2.教學難點:同種免疫與血小闆輸注。

第九章 血液成分制備

(一)目的與要求

1.掌握常見血液成分(如:紅細胞懸液、濾白紅細胞懸液、洗滌紅細胞、新鮮冰凍血漿、冷沉澱、低溫冷凍保存紅細胞和手工血小闆等)的手工制備原理與方法;

2.熟悉全血采集、非常見血液成分(如:白細胞、年輕紅細胞、臍帶血)的制備方法;

3.了解血液成分制備所用儀器設備的原理、特點。

(二)教學内容

1.全血的采集

2.紅細胞成分、血小闆成分、白細胞制品、造血幹細胞及非細胞成分的制備

(三)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常見血液成分的手工制備原理與方法;

2.教學難點:常見血液成分的手工制備原理與方法。

第十章 血液及其成分的保存、運輸和領發

(一)目的與要求

1.熟悉:幾種常用血液保存液的成分;血液及其成分的儲存、運輸條件;

2.了解:血液及其成分的發放程序及注意事項。

(二)教學内容

1.全血、紅細胞、血小闆、白細胞、血漿、冷沉澱、造血幹細胞的保存

2.血液的冷凍保存

3.血液及其成分的領發和報廢

4.血液貯存及運輸的基本要求

(三)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血液及其成分的儲存、運輸條件;

2.教學難點:血液及其成分的發放程序及注意事項。

第十一章 輸血相關傳染病

(一)目的與要求

1.掌握:輸血相關HIV感染/AIDS診斷和預防;掌握輸血相關病毒性肝炎診斷和預防;

2.了解:輸血相關傳染病的種類;輸血相關HIV感染/AIDS種類、流行病學、臨床表現及治療;了解其他輸血相關疾病。

(二)教學内容

1.輸血相關傳染病的種類和預防控制

2.輸血相關HIV感染/AIDS

3.輸血相關病毒性肝炎

4.可能通過血液傳播的其他疾病

(三)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輸血相關HIV感染/AIDS實驗室診斷和預防;

2.教學難點:輸血相關病毒性肝炎診斷和預防。

第十二章 質量控制

(一)目的與要求

1.掌握:質量及質量管理有關的概念;全血、洗滌紅細胞及單采血小闆的特殊質控項目;成分離心機質量控制項目;采血、成分制備人員手細菌菌落檢查标準;采血、成分分離室空氣細菌菌落檢查标準;紫外線燈紫外光強度檢查标準;

2.熟悉:采血過程中和成分血制備規程中質量控制的重要内容;熟悉誤差、準确度、精密度的概念;儲血設備質量控制項目;

3.了解:質量控制的意義;各種成分血的質控項目;實驗室基本控制條件,室内質控及室間質評,原輔材料質量控制;其他儀器設備的質量控制;淨化台/室質量檢查标準。

(二)教學内容

1.質量控制的概念及其重要意義

2.采血及其成分血制備的質量控制

3.全血及成分血的質量控制

4.血液檢測、原輔材料、儀器設備、工藝衛生的質量控制

(三)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全血、洗滌紅細胞及單采血小闆的特殊質控項目;成分離心機質量控制項目;采血、成分制備人員及空氣菌落檢查标準;

2.教學難點:質量控制基本概念。

第十章 血液制品的病毒滅活

(一)目的與要求

1.自學:血液和血液制品病毒滅活的基本要求;驗證的一般原則;血液制品病毒滅活/去除方法的種類;血漿蛋白制品、血漿、血細胞制品的病毒滅活方法及其機制。

(二)教學内容

1. 血液制品病毒滅活的基本要求

2. 血液和血液制品病毒滅活的驗證

3. 血液制品病毒滅活/去除方法的種類

4. 血漿蛋白制品、血漿、血細胞制品的病毒滅活方法及其機制

三、實驗内容與要求

1.紅細胞血型鑒定及交叉配血實驗

掌握ABO血型的正反定型技術及結果判定;MN、Rh血型的定型技術及結果判定;交叉配血的技術要點及試驗中的常見問題的解決;

熟悉不規則抗體篩選的原理、技術要點和結果判斷;

了解亞型鑒定技術。

2.新生兒溶血病的實驗室檢測(産前)

掌握新生兒溶血病産前免疫血清學檢測的原理、方法、結果判定及臨床意義。

3.新生兒溶血病的實驗室檢測(新生兒)

掌握ABO或Rh新生兒溶血病新生兒标本的血清學檢查原理、方法、結果判定及臨床意義。

4.血液成分制備實驗(血液中心見習)

熟悉血液成分制備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熟悉血液中心采供血流程。

四、教學時數分配

(一)理論課學時分配

内容

學時數

緒論

1

免疫血液學基礎

2

血型遺傳學

1

紅細胞血型

8

新生兒溶血病及其檢測

2

白細胞血型

8

血小闆血型

4

血液成分制備

4

血液及其成分的保存、運輸和領發

2

輸血相關傳染病

4

質量控制

4

總學時

40

(二)實驗課學時分配

實驗内容

學時數

實驗類型

紅細胞血型鑒定及交叉配血實驗

4

設計性試驗

新生兒溶血病的實驗室檢測(産前)

4

綜合性試驗

新生兒溶血病的實驗室檢測(新生兒)

4

綜合性試驗

血液成分制備實驗(血液中心見習)

4

演示性試驗

總學時

16

五、執行大綱的有關說明

1.本大綱按照高等醫藥院校協編教材《輸血技術學》第2版編寫,該書由安萬新主編,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

2.根據培養學生“三基三嚴”的基本要求,對臨床常用、必用的知識重點學習。

3.教師在授課中可根據本專業的實際發展情況酌情取舍,以便體現我校與時俱進的特色。

4.在授課過程中,要注意适當介紹學科的新進展、新知識。

5.思考題:

1)簡述ABO血型系統A抗原和Rh血型系統D抗原引起的臨床溶血性輸血反應的免疫機理有何不同?

2)簡述ABO血型抗原的生化本質。

3)簡要說明Rh(D)陰性形成的一般、特殊分子機制。

4)簡述交叉配血試驗的主要内容。

5)簡述聚凝胺法交叉配血的實驗原理。

6)簡述經典抗人球蛋白試驗的基本原理。

7)簡述新生兒溶血病的發病機制。

8)簡述群體反應性抗體檢測(PRA)内容及其作用。

9)簡述血小闆保存和運輸的要求。

10)對疑為新生兒溶血病患兒的血标本應進行哪些血清學試驗?

11)制備少白細胞紅細胞的方法有哪些?簡述其制備原理。

12)簡述我國艾滋病流行形勢。

13)簡述質量控制的意義。

編輯:趙岩

Copyright (C) 2013, 全国最大的信誉平台-网投比较靠谱的大平台·版权所有
D全国最大的信誉平台:

地址:大連市旅順南路西段9号
郵編:116044   電話:0411-86110382

Baidu
sogou